金門的歷史與文化

 金門舊名浯洲,又名仙洲,或稱浯江、浯島、浯海、滄浯。得名始於明太祖洪武20年(西元1387年),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,為防倭患,在島上(今舊金城)置守禦千戶所,築城設寨。因其形勢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,故取名為「金門城」。

  考古學者曾在金門發掘出距今約五、六千年前的貝塚,顯示金門在史前時代即有人居。據金門縣志記載,金門之開拓可上溯晉代,中原六姓義民為避胡禍,落腳斯士。唐朝陳淵率十二姓牧馬於此,島民逐漸繁衍。至宋神宗時金門始納入中國版圖。大儒朱熹曾渡海來金講學,自此金門文風鼎盛,人才輩出,有「海濱鄒魯」的美譽。金門與台灣的關係,明、清以來即相當密切。

  鄭成功自料羅灣發兵光復台、澎,追隨之金門先民為數甚多。如:「開台進士」鄭用錫為金門人;「開澎進士」蔡廷蘭為金門移民的後裔。又如鹿港與艋舺現仍留有金門會館的古蹟,新竹市尚有金門厝的地名等。足見金門、台灣實血脈相承。因此台灣民俗學者林衡道稱金門為「台灣住民的故鄉」。

  民國38年,國軍自大陸進駐金門,諸役皆捷,金門遂成為台澎的屏障;台澎金馬也成為「生命共同體」。金門自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,到81年終止並解除戒嚴,軍民分治。第一屆民選縣長於82年底產生,83年春選出第一屆縣議員,邁向地方自治新里程碑。為了彰顯金門的歷史地位及維護珍貴的史蹟、文化和自然資源,內政部營建署於84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。

  金門成為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,也是第一座以保育史蹟及文化景觀資產為主旨的國家公園

Unless otherwise stated,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Alike 3.0 License